大功率功率放大器來說,由於大信號仿真模型沒有達到一個很高的準確度,管子在大功率的工作狀態十分不確定,調試工作的重要性相比於其他射頻器件來說,占據的比重更大。
STEP 1 確定芯片是否損壞
這一步主要是確定板子和管子的基本狀態是否正常,首先利用萬用表測量一下功放柵極對地、漏極對地的電阻是否正常,確定管子是否損壞;再檢查一下電路板的狀態,有無虛焊,短路,裝配功放管時接地是否做到最好等等。
STEP 2 上電測量
上電,測量漏極電壓與柵極電壓是否加上,調整漏極電壓與柵極電壓的值,觀察靜態電流是否正常(有沒有過大或者過小或者出現異常的跳變)。
上電時要注意管子的上電順序(GaN功放管先柵極再漏極,斷電順序則相反;LDMOS功放管無特殊要求),並且上電時輸出端與輸入端要連接儀器或者匹配負載。
STEP 3 小信號測量
對矢網進行校準後,將功放輸入端接矢網port 1,輸出端接衰減器後再接入port 2(設置衰減器補償),給功放加電,觀察S11和S21是否滿足設計需求,一般功放要求S11在工作頻段內低於-10dB,由於矢網可以顯示出Smith圓圖,因此可以通過理論計算與實際調試,使功放輸入駐波達到要求。S21約為設計增益值,且保證帶內較為平坦,一般要求增益的最高點落在工作頻帶中間的範圍。再看S21時一定要將顯示頻率範圍盡可能打寬,若S21曲線有異常的尖峰,則可能引起功放自激。在此過程中需對電路進行微調(貼銅箔、割補微帶、替換元件值等),直至滿足要求。
STEP 4 大信號測量
功放輸出端接衰減器後接入頻譜儀,設置正確補償值(隻補償功放後端的線衰和衰減器的衰減)。
將信號源初始輸入功率設為很小的值(-20dBm左右),逐漸增大,觀察輸出功率增大情況以及電流增大情況,直至飽和點(一般為1dB壓縮點)。觀察頻譜儀,記錄各次頻譜及漏極電流,收集數據,計算飽和輸出功率、增益、諧波和效率等指標。
STEP 5 線性度測量
信號源給出調試信號,頻譜儀調整至IQ星座圖分析模式,根據相關指標觀察功放的線性度指標。
若線性度指標不足,盡量調整匹配電容,同時結合調整功放的靜態電流。
STEP 6 多塊板一致性驗證
裝配相同的板子,確保PCB板參數一致的情況下性能也能保持一致
STEP 7 高低溫試驗
對功放板單板進行高低溫試驗。主要觀察其在高低溫的情況下會不會出現工作性能的惡化,以及會不會出現自激等故障的現象。
當高低溫試驗中,功放性能變化較大時,需要對溫度補償電路進行調整;對於高低溫試驗中的故障現象,盡可能在常溫環境中複現然後進行解決。
標簽:射頻功率轉換計算器